2018年全民平均阅读量出炉,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
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91本,比2017年增加了0.10本;
我国近三成人有听书习惯;
四成以上成年人自认阅读量少,希望多些阅读活动。
去年一年,你读了几本书?拖后腿了吗?
如果你正在得意自己没有拖国民后腿,不妨先看看其他国家的年平均阅读量: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也许你会说工作太忙了,忙于完成各种KPI、忙着应付甲方爸爸。在“996.ICU”大背景下,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
然而,另有数据显示: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日活跃数据为2亿左右;微博的月活跃用户破了4.6个亿;各视频网站的日活跃用户破1.5亿;某吃鸡游戏日活跃数是1.28亿。
因此,不是我们没有时间读书,而是我们不愿意花费时间在读书这件事情上。
1
读书无用,是最大的谎言
现任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CEO兼CTO、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埃隆·马斯克曾被人问:“你没学过造火箭,怎么就把火箭造出来了?”
马斯克回答说:“我看书啊。”
此人继续问:“看书就可以造出火箭?”
马斯克说:“是的,读书可以学会所有的事,包括造火箭。”
马斯克不仅造出了火箭,还干了几件很牛逼的事情:
做特斯拉 虽然这两天特斯拉自燃事件,产生了些负面影响,但无可否认它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地位。凭借新能源车,特斯拉一度打败了汽车界的霸主通用。
建超级高铁 也许,现在的高铁速度对于你来说已经足够快了,行程真的很远的话,还有飞机。不过,马斯克要建造的超级高铁可以让你只花费2小时的时间就能从北京到纽约,6小时就能环游世界一周。这一目现已建成实验性轨道。
火星移民计划 这是马斯克的终极理想,他说即使自己这辈子不能实现这一梦想,去火星生活,但也能为后人研究提供经验,有助于开辟人类的第二个地球。
也许马斯克这种大神级人物对于你来说只能“望尘莫及”,那么早段事件奔驰“漏油”事件则在告诉你:不读书,你连吵架都吵不赢。
正如董卿所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加出色。
2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知乎上曾经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读书早晚会忘,为什么还要读书?
关于这个问题,三毛早已作答: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读书,是一项成本最低的投资,却是一生的高贵。
从本文开篇所说的调查数据得知,以色列人年均阅读量是最高的,达到了64本。
但你不知道,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而且生活在以色列土地上的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他们的乞丐也离不开书。
当以色列的孩子稍稍懂事的时候,他们的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们: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者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一个人的气质不在华服和珠光宝气里,也不在豪宅、豪车和奢侈品里,更不在那稍纵即逝的容颜里,而是你自信、得体、从容的为人处世之道。
再美的容貌终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衰老,而优雅的灵魂却永不枯萎,就如那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
马太效应认为:社会在两极化,穷人会越来越穷,富人则越来越富。因为越富有的人,越重视读书。
股神巴菲特坚持了一生的习惯和信仰,就是终生读书和学习。他每天会按时起床,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报纸和书刊。他的办公室里没有电脑,也没有智能手机,只有书架上的书籍与一桌子摊开的新闻报纸。
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这样评价说:
“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任正非初创华为时,曾把《曾国藩书信》当做经商战略指导书,收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员工管理办法。
读书,会让你在潜移默化间发生裂变,帮助你站在思想的高墙上,看清沟壑和峰峦,让你的灵魂充满香气。
杨绛先生曾说:
“读书如阅世,多读书可以变得更聪明更成熟,即使做不到宠辱不惊,也可学得失意勿灰心,得意勿忘形。”
有人说,当才华撑不起梦想时,就去读书,去书里寻找勇气。
还有人说,你的气质里藏着读过的书。
就连赌王也曾对他的女儿何超莲说:“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唯一给不了你的就是学问。爸爸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好好读书。”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无论你是富甲天下的富N代,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N代。
有一条道路,公平地摆在你面前,引领你走向精神的高贵,那就是读书。
如果你还未被说服,点击下面链接,阅读更多关于为什么要终生阅读的文章。